流言:戴耳機一時爽,一直戴一直爽!
真相:戴耳機一時爽,一直戴卻會損傷聽力!
美國的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對于使用耳機的音量和時間有一個具體的推薦數值——60%/60分鐘規(guī)則,即戴耳機時的音量不宜超過最大音量的60%,耳塞戴在耳朵上的時間要限制在60分鐘以內。
如果超過了這個音量和時間,就可能威脅耳朵的健康。
耳部炎癥,是指耳部出現了感染,這是由于耳塞直接插入耳道,堵塞了空氣的流通而造成的。尤其是在炎熱、潮濕的夏季,耳道的汗液很適宜細菌生長,一旦耳塞壓迫耳道導致小小的破損,就容易引起耳部感染。另外,耳塞外殼也是細菌滋生的“沃土”,通過接觸留在耳機上的各種細菌也是耳朵感染的重要誘因。
此外,經常使用耳機的朋友稍加留心就會發(fā)現,自己的耳屎跟不使用耳機的時候比要明顯增多。耳屎的專業(yè)名詞為耵聹,耳道外1/3是皮膚,有很多耵聹腺,耵聹腺在受到外界刺激時就會“工作量激增”。
這一方面導致耳屎的產量增加,另一方面,長時間、高頻率地使用耳塞也會無意中將耳屎從本來所在的外耳道推進耳道深部。長此以往地積存和推進,就可能導致聽力下降,耳堵不適,并增加耳道感染的幾率。
此外,過度使用耳塞最直觀的感覺就是耳朵疼。剛剛提到,我們耳道的外1/3部位是皮膚,內2/3則是黏膜,耳道的皮下組織很少,長時間戴耳塞,會讓耳塞如同壓在耳道的骨頭上一樣,增加的壓力會導致內耳疼痛不適。
耳屎多不介意,疼痛忍忍就好,注意衛(wèi)生避免炎癥……可是你知道嗎,任性使用耳機的危害遠不止這些,搞不好就連聽力都會受到影響!
當耳機的傷害逐漸升級,就會導致頭暈、耳鳴甚至損傷聽力。過大的聲音對耳朵來說就是噪聲,噪音對耳道會產生壓力,壓力又會撞擊鼓膜聽骨鏈傳到內耳震蕩前庭淋巴液,這一系列連鎖反應下來,就會出現像暈車一樣的頭暈反應。
與此同時,噪音過大會損壞耳蝸中的毛細胞,導致耳朵甚至頭部發(fā)出各種間斷或持續(xù)的聲音,這就是醫(yī)學上所說的耳鳴了。一旦患上耳鳴,對正常的環(huán)境聲音也很容易高度敏感,這被稱為聽覺過敏。
如果讓耳塞長時間插入耳道,聲音不間斷地啟動聽骨鏈振動,刺激聽覺毛細胞,往往會令其失去敏感性,毛細胞會過度彎曲無法接受聲音的信號,造成暫時或永久性聽力下降。頭戴式的耳機音量開太大也會如此。
普通評價的聽力聲音頻率和強度是以人們對聲音感到舒適清晰為標準。過大的聲音暴露時限超長,聽毛細胞的聽毛排列出現紊亂,其表現聽力下降,這就是噪聲性耳聾的重要原因。